掃描二維碼
進入手機網站
Copyright(C)2016 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icp備案:遼ICP備*******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沈陽
地址: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寧山中路42號
友情鏈接:中國地調局 | 中國地調局沈陽地調中心 | 遼寧省自然資源廳 | 地礦集團
-
文化建設
2021-12-08 13:42:57與高山為伴,風雨無悔
“是那山谷的風,吹動了我們的紅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們的帳篷”,一首《勘探隊員之歌》激勵了一代地質工作者。李四光、黃汲清等中國地質學家的事跡在他少年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懷著對地質事業的滿腔熱情,把青春奉獻給了自己最愛的事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地質“三光榮”精神。 駱念崗,地質工程師,2016年畢業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于2018年開始在遼寧省地質礦產調查院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一直致力于遼寧省內的野外地質勘查工作。在五年的工作中,他時刻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勇于追根究底,敢于創新方法,積極進取,從一名技術員逐漸成長為技術負責。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所參與的勘查項目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和收獲。 腳踏實地 扎根一線 駱念崗同志扎根崗位,立崗成才,在每一個平凡中發奮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自參加工作以來,每年都要在野外工作半年以上,他的足跡遍布了大半個遼寧省。 2019年,剛調入地調院,他以技術骨干的身份參與到省級地質勘查項目《遼寧省蓋州市學房身金礦普查》,這對初入職場的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他說:“這對于我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機遇是我能夠學習和實踐更多地質方面的知識,在地質事業中發揮自身價值;挑戰是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的結合仍困難較大;但對于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起點,需要通過自身去克服?!? 剛開始由于理論知識與實踐運用的差距性,他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有些陌生和力不從心,但沒有被困難嚇倒,憑著好學的精神,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便學會了地質填圖、剖面測量、地質編錄、圖件制作等技能,很快適應并勝任了本職工作,并在野外勘查中成了主力。在不斷學習實踐知識的同時,深深感覺到理論知識的不足,為此,他還購買了大量的專業書籍,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并結合野外實際情況運用。 攻堅克難 勇于擔當 地質事業是艱苦的事業,更是強者的事業。地質工作者是祖國建設的尖兵,也是“三光榮”實踐者與傳承者,同時也意味著比常人更多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 2020年冬季,他以技術負責的身份參與到建昌縣人民政府財政出資地方財政項目《遼寧省建昌縣藥王廟鎮康家溝黑色冶金熔劑白云質灰巖勘探》。為滿足甲方要求,由于時間緊任務重,需開展冬季施工,他沒有絲毫的畏懼和退縮,和項目組全體成員戰風、斗雪、抗嚴寒,打響了冬季施工的攻堅戰。經過兩個多月的野外工作,探獲大型黑色冶金熔劑白云質灰巖礦床1處,提升了地調院公司在遼西地區的品牌價值。 善于學習 刻苦鉆研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方法,刻苦鉆研專業技術,奮發向上,對每一個地質現象都認真鉆研,不放過任何一個向前輩專家學習請教的機會。積極向華北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專家教授請教相關專業知識,陸續在《現代地質》、《中國地質》、《地質論評》等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對相關地區開展基礎地質調查有一定指導意義。 執著事業 尋求突破 “過程雖然煎熬,但只要不畏艱苦,一心為國“尋寶”,心里就有獲得感”,這是他對這份事業的信念?!懊鎸ζD苦的環境,不怕吃苦、任勞任怨,面對找礦難題敢于挑戰,善于思考”,這是他的工作作風。正是這樣信條和作風,他一直堅守在野外,為實現找礦新突破。 2021年9月至今,他和項目組成員一直堅守在《遼寧省本溪市永安鐵礦普查(續作)》的野外生產一線。為保證項目順利開展,他和項目組成員一起放棄了“十一”休假,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工作期間,他一心撲在項目上,由于勞累和休息不足,闌尾炎復發,但為了不耽誤工作進展,他拒絕了同事手術的建議,而硬是靠消炎針挺了過來。他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在野外的每一份堅守,是任務,是責任,更是對這份事業的熱愛。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足跡書寫著自己的歷史。在蓬勃發展的今天,許多人正在以無私的工作態度和忘我的敬業精神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著。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名譽,但卻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塑造了一種不平凡的敬業精神?;厥鬃哌^的歷程,駱念崗同志說:“把無悔的青春獻給地質事業,立志做一名優秀的地質工作者,獻身地質事業無限光榮”!這是我們當代地質青年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
文化建設
2021-11-12 13:43:25家鄉的變化
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征文優秀作品展示 我的家鄉是遼北的一個小鄉村,我們祖孫三代都生長在這里,親眼見證了家鄉翻天覆地的變化。奶奶那一代是建黨的同齡人,爸爸媽媽這一代是建國的同齡人,我們這一代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 作為出生在七、八十年代的自己,從奶奶那里了解到了建黨之初、從爸爸媽媽那里了解到建國之初的貧窮和艱苦。在小時候朦朧間隱約感受了改革開放后我們身邊百姓家庭的日子越來越好的變化,在長大成人后更是切身感受到了黨的好政策下我們百姓生活質量在不斷、飛速的提高。種種事實使我們相信,通過共產黨的領導,通過我們自己的努力,我們百姓將來的生活會更美好,國家會更富強。 自己出生在遼北農村,在自己從出生、上學、工作的各個階段,自己深刻的感受到了家鄉這么多年各個方面的變化,而變化最顯著突出的方面就是我們的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 小時候經常聽奶奶、姥姥姥爺講建國初的故事,那時候的他們由于家里孩子多,往往家里兄弟姐妹都能有7、8個孩子,所以他們最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多,很多事情由于當時條件無法達到。如:孩子多,沒有那么多的衣服穿,那么就會經常出現老大穿完了的衣服給老二穿、老二穿完的衣服給老三穿,依次類推,直至衣服穿爛為止,那個時候所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極少能有沒有補丁的衣服:孩子多,供應的糧票、口糧不夠孩子們吃,因此,就造成了全家人幾乎沒有吃飽飯的時候,自己聽奶奶說,因為貧困沒飯吃導致家里養活的幾個女孩子都因為吃飯營養不良和生病無法治療而早年夭折,而姥姥姥爺養活的孩子遭遇也是如此;住房問題也是當時的一個大問題,因為房子小,經常是全家一大家子人十多人一起睡在一個農村的大炕上;出行方面,更是簡陋,當時爸爸是在鎮里上學,家里在村里,對于當時來說有輛自行車都是奢望的事情,所以爸爸每次去上學都是走著去,三十多里的路每天早上四點就走,才能趕上上課,晚上還得走回來。 七、八十年代,是自己出生和生長的年代。這時的自己,在穿著方面雖然也是絕大多數是補丁衣服,但是過年時自己和父母都能買件新衣服了,而且樣式多了很多;吃的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自己家在農村,為了積極致富,家里響應政府號召開起了食雜店,通過小買賣,自己家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已經不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了,而且在過年時和個別時候還能經常吃到大米、白面和肉了;居住方面,由于創業家里也有了一些小的積蓄,父母攢了點錢蓋了大瓦房;出行方面,由于不會受到供應票的影響已經能買一輛自行車了,而且進縣里還有了長途汽車,使農村和縣城以及市里的距離無形間縮短了,人們通過交通設置的改變和提高,見識方面增加了很多。 一轉眼,自己已近而立之年,我們也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21世紀是飛速發展的世紀,是注定讓我們永遠銘記的年代。通過近年來的變化,我們農村可以說也是發生著日新月異、讓人可喜的變化。穿著上,我們注重了衣服質量、款式、名牌,已經不在為衣服穿著發愁了,現在發愁的是我們的衣服太多,而為平時穿什么衣服而發愁了;吃的方面,農村變化更為明顯,超市開進了村里、村民家身邊,隨著國家對農業農村扶持力度加大,不但衣食無憂,尤其是近幾年隨著運輸和快遞事業的迅猛發展,菜的樣式五花八門、多種多樣,雞、鴨、魚、肉也已經成為了我們桌上經常出現的食品,海鮮、山貨等也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的餐桌更豐富了。用家鄉老人的話說,就是天天都在過年。 居住方面,農村有了村村通公路政策后等新農村措施后,柏油馬路修到了村民百姓家門口,使村里第一次有了柏油馬路、第一次有了路燈、第一次有了街心公園、第一次有了健身場,而自己的家里也重新翻建了房屋,紙窗戶換上了塑鋼窗戶、爐子換成了暖氣、土炕換成了舒適的大床、電視的尺寸也變大了;出行方面更是明顯,有了政府的公交進農村等政策后,小公共開進了村里,村民進城出行更加方面,通過京平高速的通車,進市里3個小時左右的路程縮短為不到一個小時,同時幾乎每個農民家里都買了汽車、摩托車、電動車,農民出行已經不在困難。尤其近十年在中國共產黨的堅決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村里的所有路都修成水泥路,告別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舊農村環境。路通了,人們的思想開闊了,經濟自然也發展了,家家戶戶搞起了養殖業、種蔬菜、栽果樹、種植經濟作物,家家戶戶蓋起了“鄉村大別墅”(和城市樓房內置裝修一樣,大臥小臥,上下水一體沖)。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政策的深入開展,國家的支農惠農政策,前所未有。10多年前,農民繳稅是天經地義的事;而現在,農業補貼,已經成為常態,成為理所當然,使農民種糧有了積極性。農業裝備日益現代化,農業機械化程度的顯著提高。10年間,全國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從36%提高到66%。無人機、物聯網等引領性的先進技術,也在興起。這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減少了勞動強度,并且更好地滿足了農時要求。 農村的設施和環境,大為改善。尤其是在道路交通、供電供水等方面,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時代在發展著,社會在變化著,相信有政府的領導,有我們百姓的勤奮努力,有黨的各種好政策的實施,我們新農村建設將會開展的更好、更快,農民生活水平、農村生活環境將有更好的改變化。 農村生態環境治理,美麗鄉村建設,這方面的理念日益普及,深入人心,涌現出了一批先進榜樣。農村義務教育、醫療設施、社會保障制度等,也進入了不斷提升質量和水平的階段。 家鄉這么多年來,經歷了太多太多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人民越來越幸福。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正在崛起,成為強國。我們應該感到自豪,自己能生活在一個太平盛世的國家。讓我們努力工作,努力拼搏,為自己,為家鄉,為國家,獻出一份力量!